周焕琴和她的农民画
7日,对于衙前镇纺织企业一线员工周焕琴来说是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:她的《生活·追梦》个人画展正式开展。
一早,周焕琴特意换上了一条蓝底碎花长裙,涂了口红,来到明华村文化礼堂。“你来了,感谢感谢!”“希望对我的画多提点意见。”……看到来访的书画爱好者及村民们,她都热情地打着招呼。
说起与画画的渊源,除了小时候喜欢,对周焕琴来说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。几年前,她在浏览网站时,无意间点开了一个画家的空间,一下子就被画中呈现的线条、色彩迷住了。“当时正流行十字绣,绣一幅大型的十字绣作品要花费好几个月时间,我何不把这些时间拿来学习画画。”就这样,几十年没拿起画笔的周焕琴拾起了画笔。从临摹开始,周焕琴慢慢摸索,画好了作品就在网上请教一些书画爱好者,通过不断学习、反复创作,她的工笔画作品开始有点样子了。
两年前,农民书画协会组织去上海参观,色彩斑斓的“农民画”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。“第一眼看到农民画,觉得有点像小孩子画的,画风夸张,色彩浓郁。”周焕琴打趣道。在一位老师的鼓励下,她创作出了第一幅农民画作品《摘杨梅》,获得肯定后,就一发不可收拾了。
作为农家女子,周焕琴创作的思路就来源于生活,特别是农村的点点滴滴。春天到朋友家去挖笋,她回家就创作了一幅《挖笋》;端午看到龙舟赛,就画了《划龙舟》作品;看到萧山陶瓷制作,就诞生了《萧山陶瓷》……“从小生活在农村,可创作的题材真的太多了,我现在是思路太多,时间太少,看到农村这些美好的场景,忍不住想用画画的形式将这样的幸福时光定格下来。”周焕琴说,她平时创作都是在工作和照顾家庭之余,每天晚上成为她宝贵的书画时间。
虽然画“农民画”才短短两年时间,但30多幅作品无疑体现了她的天赋和努力。提起目前最得意的画作,周焕琴毫不犹豫地推荐了《佳节清明》这幅作品。这幅用绿色作为主色调的画作上,以衙前凤凰山为背景,既有杀鱼、抓鸡、包清明饺的生活场景,也有挖笋、晒笋干、采茶、炒茶的生产场景,还有清明扫墓、祭祀特有的节日场景,整幅作品布局紧凑、色彩和谐、内容丰富。该作品成为萧山唯一入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农民画展。
“在萧山办起农民画个展,周焕琴算是第一人,她的画风格多样,色彩斑斓,体现了她画农民画的实力。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赵大安这样评价周焕琴的作品,希望她不断专研,让农民画更加有深度、有内涵。
“画得多了,越来越觉得离不开画画。”周焕琴说,办个人画展,以前想都不敢想,如今在镇村的支持帮助下,真的实现了。虽然是在村文化礼堂的小型画展,但受到那么多书画爱好者和村民的肯定,足以给她继续创作的动力。
现在,周焕琴也会为几个喜欢画画的孩子指点一下。看着手中的画笔和颜料变成一幅幅美妙的作品,这样的成就感是画画给她的,她也想把这样的梦想传给孩子们。